饮食不规律的请注意专家提醒别把胆囊结

受访专家:谌永祥

专家档案: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治和腹腔镜手术。

病例:28岁的林女士上大学时因吃东西不规律,患有胃痛,经常出现胃胀胃痛,患病6年来一直没有好转。前几天,林女士参加同学聚会不小心吃多了,饭后不久出现胃痛,她以为又是胃病发作,可吃了家中储备的胃药后症状并没有缓解,反而腹部一直隐隐作痛,还伴有发热。11月2日,林女士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病因竟是“胆囊结石”。林女士很纳闷,这胃病怎么变成胆囊结石了?

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谌永祥介绍,如今常有人感觉消化不良,胃胀、胃痛,就简单地以为是胃病在作怪。胆结石和胃病有些相似,部位都在上腹部,都有疼痛、恶心等症状。由于有些胃药中含有解痉止痛的成分,可以缓解结石引起的疼痛,因此不少胆结石患者在吃了胃药后疼痛也会好转,就误以为是胃病,从而延误了病情。其实,胆结石的症状主要是阵发性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有的人疼痛剧烈,有的却只是隐痛、甚至从不疼痛;胆结石的危害在于并发症,如急性胆管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胆源性胰腺炎等;结石在胆囊中反复摩擦刺激还会诱发肿瘤。

如何区分胃病和胆囊结石?

那么,如何区分胃病和胆囊结石呢?谌永祥介绍,胃病多在饥饿时发作,胆囊结石则常在吃饱后发作;胃病一般是中腹和下腹部疼痛,而胆囊结石则是右侧腹或右肩绞痛;胃病患者经常感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胆结石患者则感觉口苦咽干,消化不良或大便干燥。谌永祥提醒,如果你的嘴里经常发苦,一吃鸡蛋、花生、生冷油腻食物上腹部就阵阵绞痛,或经常发烧,眼珠和皮肤发黄,就很有可能患上了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平时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类的饮品和零食,这些食品会导致身体快速发胖,体重增加,如果不多加运动,就会形成胆结石。长期的情绪不佳也是形成胆结石的一个诱因。还有不少想通过节食来减肥的女士要特别注意,空腹会造成胆汁分泌减少,胆固醇含量不变,也很容易形成胆结石。

胆囊结石患者如何合理饮食?

首先,多喝水,喝水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且还有利于排出结石。多吃柠檬汁、苹果汁,能起到溶解胆固醇的作用。其次,多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少吃糖类、肉类,能有效防止胆结石形成。饮食要清淡、少盐,少吃辛辣和油煎食品。最重要的是要按时吃早餐,虾、蟹等海产品绝对不能吃。蔬菜中,韭菜、南瓜、洋葱、竹笋、茄子也最好不吃。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pinshopping.com/djszq/djszq/14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