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胆石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在20~40岁的年龄段发病率高。胆结石病有一个特点是“重女轻男”,中年妇女发病率高达15%。有统计显示,妇女胆结石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
出现这3种症状要警惕
1腹痛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数小时后发生,疼痛常向右肩及背部放射。严重时疼痛加剧,老年病人可诱发心绞痛。
2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大多数病人仅在进食后,特别是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隐痛、饱胀,伴有打嗝等,常被误诊为胃病。
3发热及皮肤、眼睛发黄当出现此症状时,说明疾病严重,已发生了肝功能损坏,应停止吃油腻食物,到医院就医。若同时出现腹痛,则应停止进一切食物,立即就医。
温馨提示:并不是所有的胆石症病人都会出现以上症状,许多病人可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胆石症。若长期存在右上腹的不适感,医院进行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
不可忽视的诱发原因
1高脂肪饮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必备品,许多人仍然认为多吃肉能补充营养,能让身体长得更棒。
其实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会使人体胆汁中的化学成分比例发生失调,致使胆汁中某种成分增多或减少,为胆石症的发生埋下隐患。
2不吃早饭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上班族早上起来就直奔办公室,早饭只好和中饭一起吃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胆囊中的胆汁在经过一夜的浓缩聚集后,在早晨是胆汁浓度最高的时候,此时若没有进食,则容易使胆汁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浓度过高而析出,形成结石。
3激素本病在成年女性中常见,特别是经产妇和服用避孕药者,男女比例为1:3,这与雌激素在结石形成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有关。
4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肝脏分泌运输胆汁的功能下降,使胆汁容易沉积形成结石。老年人发生胆石症往往症状严重,病情危急,极易并发心脏疾病。
生活中做好这些可预防胆结石
1限制脂肪摄入食用大量高脂肪食物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脂肪代谢紊乱,胆汁容易浓缩,形成结石。
脂肪的摄入还会促进缩胆囊素的分泌,刺激胆囊引起收缩,诱发胆囊疼痛,影响消化和吸收。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脂肪类食物包括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肥肉、蛋黄、奶油制品、油炸食品等。
2注意烹调方式日常餐饮大家都以煎、炒为主,尤其到餐馆就餐,菜肴都油重、口味重,这对胆结石患者非常不利。
如果患有胆结石,建议患者多自己动手做饭,食物以炖、蒸、煮为主,也可给以高碳水化合物,做点稠米粥、藕粉、莲子粥等。
3生命在于运动不论有多忙,每日一定要抽出一点时间来进行运动。如果没有时间专门去参加运动,那就走路吧,快步走是一项简单、容易、安全的运动。经常运动有助于消除血液中多余的脂质,使胆液中胆固醇的沉积减少,从而不易生成结石。
4定期体检胆结石属于容易复发的疾病,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一般要6个月至1年,上腹部B超复查一次,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推荐阅读●健康
这四件事情很伤肝,最后一件你一定想不到
●男性腰痛不能大意,小心是男性疾病在路上!
●出现这三个症状,你就是口腔癌下一个目标!
戳"阅读原文",在线咨询专家~赞赏
长按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gpinshopping.com/djszl/20345.html